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La Cocotte


           La Cocotte 
就在小小餐廳Le Temps Au Temps旁邊,無敵可愛的公雞小店La Cocotte花枝招展地跳著華麗繽紛的Waltz,吸引了每一個過路人的目光。 ##ReadMore##

Les Poulettes La Cocotte的女主人是Andréa Wainer,一個非常甜美的女孩兒,因為愛好美食而放棄了原本圖畫家的工作,和她的朋友們創造了這個把烹飪當遊戲,充滿了味覺樂趣的可愛小角落。(PS:謝謝她同意讓我偷取她網頁裡的圖片們)




Librairie La Cocotte是書店,有著各式各樣跟食物有關的書籍們:五顏六色不同主題不同地區的料理和點心食譜們,我超想得到一整本都是各種Tiramisu食譜的那本! 還有很多是給小孩子們的食譜插畫書,但我要的Lisa和Gaspard做點心已經不再書架上了:'(,以及食物的小說、隨筆、雜誌、漫畫etc.,只要和美味扯得上關系的這裡都找得到。



La Cocotte是廚房用品店,被書堆們包圍著的是鍋碗瓢盆,五花八門的香料,自家設計出品的大公雞小小雞餐巾和煮飯圍兜兜,以及我這個不會煮飯的人無法明白用途的工具們。

La Cocotte是點心小茶館,可以在灑著陽光的大桌子前悠閑地享Dulcellows用從店裡的小小廚Coquetines房手工做的小甜點:在阿根廷旅行時遇到的Coquetine,是夾著香甜牛奶糖醬夾心的鬆軟小餅,還有用來泡過一下下咖啡、茶、或是熱可可再吃的托斯卡尼杏仁酥脆小餅乾Cantucci,自己發明的牛奶糖醬口味可愛心型棉花糖Dulcellows,因為味道很像牛奶糖我就自己一直叫它牛奶糖醬的本名是Dulce de Leche/Confiture de Lait:來自西班牙用牛奶、香草、糖製成的傳統醬,拿來做甜點,或是塗麵包、可麗餅Crêpe,加在優格還是Fromage blanc裡面都狠好吃,是我在巴黎除了栗子醬以外的第二個愛醬。 
CocotteSweet

 
Atelier-Chocolat La Cocotte是食物工作室,幾乎每個禮拜都有由這裡的當家廚師Rachel Khoo,或是邀請來的客座美食藝術家主持各種有趣的食物活動,也有專門給小小廚師們的味覺閱讀食物講座和新奇好吃又好玩的烹飪課。


Atelier-Les enfants Atelier-Les enfants

Isabel Brancq Lepage-Face FoodLunchBox-Piggy本月配合新書發表的最新活動:我理所當然地以為是日本人寫的書Face Food的事實上的創意料理法國廚房作家Isabel Brancq-Lepage教導如何製做野餐日帶出門就一定會是美好大晴天的可愛便當盒。
 




想尋找獨具風格的食物、各種味道的組合遊戲,趕緊來La Cocotte玩耍:

La Cocotte

5, rue Paul Bert, 75011 Paris

Tél. :09 54 73 17 77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Montmartre II

 

Au Marché de la Butte從Abbesses廣場旁邊的Passage des Abbesses開始往北爬坡向上走,來到被Amélie惡整處罰、連蔬菜都不如的壞老闆Collignon (Vous au moins, vous ne risquez pas d'être un légume, puisque même un artichaut a du coeur!) 的蔬菜水果店Au Marché de la Butte (56, Rue des Trois Frères),這麼多年來店裡都依舊擺著電影相關的Au Marché de la Butte-Collignon報導和照片們,還可以買到Amélie的海報、明信片,其實如果沒有電影的加持這只是一家轉角的阿拉伯 (l'Arab du Coin):大多是由阿拉伯移民們經營,法國到處都有的街角雜貨店,就像我們的柑仔店,通常舊舊小小間的店裡擺滿了多到溢出來隨時有可能會掉落的各式食物和民生用品,東西比較貴但是營業時間超級長,所有的店都關門的星期天也不休息。

Picasso-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接著來到Place Emile Goudeau,這個乏人問津的小廣場在二十世紀初曾是蒙馬特藝術家的大本營,Le Bateau-Lavoir (13, Rue Ravignan)是Pablo Picasso和他的愛狗Frika在巴黎定居的第一個寓所,在這裡他創作出立體派(Cubism)的大作亞維農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而立體派也就從這裡逐漸發展,前前後後還有許多藝術家們在這裡落腳,肖像畫裡總是彌漫著令我著迷的美麗與哀愁的義大利畫家Amedeo Modigliani也是其中之一,Henri Matisse、Le Bateau-Lavoir Georges Braque、Jean Cocteau 和其他狠多我不認識的畫家、詩人們都是愛賴在這裡不走的常客,但現存的建築是1970年大火之後政府重建的,而那段蒙馬特被藝術籠罩著的美好時光也早已逝去。 繼續狠累地爬坡向前,人煙又多了起來,右邊往聖心堂的方向有三條岔路:##ReadMore##



Jean Prévost-Rue NorvinsRue  Norvins

蒙馬特最古老的街道之一,現在擠滿了觀光客、紀念品店、餐廳、招攬客人的餐廳老闆,現場演奏的鋼琴小酒館裡不時傳出的爵士輕快節奏正為這熱鬧的小街伴奏著。





 

Utrillo-La Rue Saint-Rustique Rue Saint-Rustique

Maurice Utrillo為這條可以看見聖心堂的小巷弄作了好幾幅畫。Rue Saint-Rustique和Rue des Saules轉角的餐廳Auberge de la Bonne Franquette是當年Renoir、Monet、Pissarro、Sisley、Cézanne、 Toulouse-Lautrec、等印象派畫家們苦哈哈地大肆過著日子時吃飯喝酒的聚會Van Gogh-La Guinguette地點,如果時光機真的可以啟動我最想回去的場景之一。但是Van Gogh畫的La Guinguette,這餐廳原有的花園,不知道為什麼狠可惡地消失了。據說這家餐廳古老到之前城堡玩耍介紹過撿到便宜繼承王位的Henri IV(1553-1610)都有來吃過,這麼厲害,真想知道國王吃什麼Menu。

 

 

Restaurant Le PoulbotRue Poulbot

以法國二十世紀初畫家Francisque Poulbot命名的小路,Poulbot著名的作品是刊登在書報雜誌上,畫出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之下,蒙馬特小孩子們生活的插畫。路口有一家也以Le Poulbot為名的餐廳,老舊的牆上畫滿了Poulbot的插畫,爬滿了花花草草,櫃子裡也擺滿了五花八門的玩意兒,樣子非常誘人,門口掛著"內有友善的狗,小心主人是瘋Poulbot子"(Chien Gentil, Maître Lunatiqu)的警告牌子,整個狠可愛,裡面好像也一副狠溫馨的樣子,是間傳統法國料理的餐廳,但不知道食物的味道如何。一路繼續走到都沒有人去的地方,達利美術館l'Espace Dalí-Montmartre就在這裡了:11, Rue Poulbot,關於Salvador Dalí這個大怪咖和美術館的筆記我改天再寫,要不然這趟蒙馬特的散步整個沒完沒了。



Rieko Dubreau-Place du Tertre從達利美術館出來,遇到一群來巴黎校外教學的英國小男孩,竟然在蒙馬特寫 Worksheet! 一邊用英國腔自以為是法文發音奇怪地念著路名,一邊四處張望找答案,搞得我一直偷笑,我和他們一起來到人多到溢出來的Place du Tertre,一堆擺著畫架作畫的人當中不乏有尚未成名的厲害藝術家,但很多都只能算是筆技高超的街頭藝人吧,以藝術之都為名耍耍把戲糊口飯吃,小路上聚集了作畫看畫買畫被畫和湊熱鬧的人,酒吧露天座裡也滿是唧唧喳喳的人,雖然人擠人總讓我覺得狠不舒適,但可能就是這樣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的喧囂氣氛才讓這小小的廣場吸引了這麼多人吧。在廣場旁邊的教堂Église Saint-Pierre de Montmartre是在1133年由法王Louis VI 建立的現存巴黎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築造在古羅馬神殿的舊址,據說教堂內有四座大理石柱子是神殿的遺跡,它現在可憐地活在身後的聖心堂的陰影之中沒有人理會它。

Place du TertreÉglise Saint-Pierre de Montmartre



Musée de Montmartre繼續往北走到聖心堂的後山,下個目的地是蒙馬特博物館Musée de Montmartre: 12, Rue Cortot,這座美麗的小房子是蒙馬特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最早的主人是莫里哀的劇團團員,(Molière,十七世紀的法國自編自導自演劇作家,寫著像悲劇一般的喜鬧劇,其中最有名的是Le Bourgeois Gentilhomme,講一個暴發戶想盡辦法地假裝Renoir-Jardin dans la Rue Cortot成有文化的上流社會貴族的好笑諷刺故事,法國人總愛說Molière是在演Le Malade  imaginaire時死在舞臺上的,傳奇化他對法國戲劇的貢獻,雖然已經證實這是穿鑿附會之說,但巴黎大大小小的戲院裡什麼時候都一定有Molière的劇本在上演著,他應該也可以含笑九泉了吧。) 後來這裡成了許多畫家們在蒙馬特的住所,其中最有名的Renoir,就是在這裡完成了煎餅磨坊舞會(Le Bal du Moulin de la Galette),還有Utrillo和他媽媽Suzanne Valadon(Renoir城市之舞和鄉村之舞Danse à la Ville/Danse à la campagne中迷人的女模特兒)也曾在這裡生活,我想著竟然可以走進Renoir的家就買了票進去了,小小的庭院裡有我迷戀著,以後我的院子裡也要有的爬滿藤蔓的小拱門,而這裡就是Jardin dans la Rue Cortot畫中有美麗牡丹花的院子,往矮圍牆外看出去就是全巴黎僅存的一小片葡萄園,院子的另一邊有在花園裡露天的工作坊,可惜只有八Théophile Steinlen-Le Chat Noir歲以下的小孩才可以參加,房子裡的展覽是蒙馬特從抱著頭殉道者Saint-Denis的時代到巴黎公社La Commune de Paris時期的歷史和蒙馬特藝術家們的創作:Francisque Poulbot的蒙馬特小孩們;Toulouse-Lautrec捨棄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以浮世繪線條表現而大受歡迎的石版畫海報和畫作;Théophile Steinlen的原版插畫海報,其中最有名的是巴黎到處都看得到,為當時狠in的蒙馬特小酒館Le Chat Noir所畫的黑貓海報,還有小貓咪討牛奶喝的Le Lait de la Vingeanne非常可愛。在這個個小小的博物館可以發現不同於觀光聖地的蒙馬特,動線和免費的語音導覽講解都很清楚,逛完一圈還可以在紀念品店自以為營造氣氛小角落咖啡座喝便宜1€咖啡。Théophile Steinlen-Le Lait de la VingeanneToulouse Lautrec-Ambassadeurs Aristide Bruant dans son cabaretToulouse Lautrec-Divan Japonais

 











經過La Maison Rose( 2, Rue de l'Abreuvoir),Utrillo以前住的餐廳二樓小公寓,來到剛剛從博物館裡看到的葡萄園,真的是狠迷La Maison Rose你,在據說這小小的葡萄園從中世紀就開始種植葡萄採收釀酒,生產的雖然不是什麼厲害的葡萄酒,卻是巴黎的唯一。在葡萄園對面被大樹圍繞著的橘色小屋是以前在蒙馬特的窮畫家們經常流連,贖畫買酒,作樂聚會的Au Lapin Agile(當年Andre Gill在外牆上畫了一隻從鍋子裡跳出來的兔子:Lapin à Gill,玩文字遊戲而成了Lapin Agile),這間超過一百歲,Edith Piaf也曾駐唱過,巴黎最具代表性的香頌酒吧至今仍舊有著遊唱詩人們吟唱正統而古老的法式香頌,老舊的木屋、昏暗的燈光、泛黃的壁 畫,歌手們圍坐在鋼琴旁演唱,懷舊氣氛足以緬懷那曾經美好的年代。除了後期印象派的Pissaro和Utrillo之外,另外很多還活著的當代藝術家也都為Au Lapin Agile作過畫:筆觸我無敵愛的西班牙女畫家Ánxela Pérez Meilán,和法國的Philippe Bordacha、 Louis VadotJean-Pierre Sahuc等等。

 Lapin à Gill Au Lapin Agile Ánxela Pérez Meilán-Lapin Agile


Maurice Utrillo接著要去Saint-Vincent墓園(Cimetière Saint-Vincent: 6, Rue Lucien-Gaulard)拜訪Maurice Utrillo(1883 - 1955)這趟散步一路都有他作伴,Utrillo在蒙馬特的每一個巷弄每一個角落。據說不知道爸爸是誰的私生子Utrillo從小個性孤僻鬱鬱寡歡,因喝酒過量酒精中毒進入醫院後,在後來也成為畫家的媽媽Suzanne Valadon的鼓勵之下開始作畫,在蒙馬特出生長大的Utrillo對塊土地的注目和情感自然和同時期其他駐蒙馬特的藝術家不同,蒙馬特的詩意以Utrillo獨特的色調永遠地留在畫布裡,是蒙馬特成就了Maurice Utrillo這個二十世紀的不朽,也是Maurice Utrillo蘊造了Théophile Steinlen這瀰漫著詩意的蒙馬特,向Maurice Utrillo致敬,站在墓前我感動得有些不知所措。也順道去看了一下Théophile Steinlen,不知道為什麼他的墓被擠到小得連腳都沒地方站的角落,墓碑還只是用一塊不知道哪裡撿來的大石頭隨便刻個Steinlen就了事,我向管理墓園的老先生提出了我的疑問,他笑著說:你不用擔心啦,他在地底下有很大的位置!


Allée des Brouillards沿著Rue Girardon上階梯到Place Dalida(Dalida是個埃及義大利裔的女歌手,法國人狠愛她,她大半輩子都在法國度過,也死在法國,Montmartre墓園有她艷光四射的墳墓),右轉進初夏濃密極綠的Allée des Brouillards霧巷裡,Renoir曾經住在這裡的NO.6;和P同一掛都相信夢是另一個現實世界的法國詩人Gérard de Nerval也曾住在裡頭的小城堡Château des Brouillards,就像是一條幽靜神秘的通道,我進入了蒙馬特人悠閑寧靜的生活,老奶奶帶著走路還顛三倒四的小女孩在Place Casadesus玩小皮球,Square Suzanne Buisson公園裡剛下課的孩子們在沙堆上踢球奔跑玩溜滑梯,塵土和嬉笑沸沸揚揚,我跟著金髮高挑像剛從伸展臺走下來接小孩下課的媽媽從公園出來一路走到每平方公尺都要價上萬歐Villa Léandre的好野人住宅區Avenue Junot,幸好這裡的陽光和窗臺前的花兒們不用錢,樹蔭和光影在一棟棟美好的建築物上玩遊戲,我小時候心目中的"洋房"就是長這個樣子的別墅們在Villa Léandre小巷弄裡安靜地排成一列,簡直像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一般地走進了洋娃娃屋,那樣美好的氛圍一直還縈繞著我,但不管是文字和照片卻都和它失之千里。



Le Passe-murailleAvenue Junot的盡頭是Marcel Aymé廣場:二十世紀充滿想像力的法國作家(現在住在我剛剛去的Saint Vincent墓園裡),故事總是以平凡的人物與場景開始,極盡荒唐怪誕的事件卻接連不斷地發生,卡在這面牆裡的就是他最有名的Le Passe-muraille 穿牆記中的男主角Dutilleul (連結裡有這則短篇的中文翻譯故事)。十九世紀法國藝文界盛行起波西米亞主義(Bohemianism),這群希望過著非傳統生活風格的文人、藝術家們雖然窮困,卻想盡辦法過著放蕩不羈的狂歡生活,而藝術家聚集的蒙馬特便逐漸變成洋溢著波西米亞風格的小山丘,曾經一度有三十幾座用來磨麥子和榨葡萄汁的風車磨坊,現在只剩兩座在Rue Lepic:Le Moulin de la Galette(煎餅磨坊)在私人住宅的坡上,已經沒有開放的access,也總是被茂密的樹們擋住;在街口轉角的Le Moulin Radet,重建後也改名Le Moulin de la Galette,現在是親切可人米其林小紅人餐廳,我和小慢春天巴黎小約會的秘密基地,至於Renoir煎餅磨坊舞會Le Bal  au Moulin de la Le Moulin de la Galette vraiGalette的歡樂場景到底是哪一個眾說Le Moulin Radet紛紜。Rue Lepic NO. 54是Van Gogh和他弟弟Theo的住所,NO.50住著Degas,貴族後代卻愛住娼樓的小侏儒畫家Toulouse-Lautrec也住在轉角,一邊走一邊想著如果我活在十九世紀末就可以跟他們一起排隊買棍子麵包了(笑)。




Renoir-Le Bal du Moulin de la Galette 

Tombées du Camion 走進轉彎的一條岔路Rue Joseph de Maistre,NO.17賣著各式神奇復古舊貨的小店Tombées du Camion(狠酷店家網頁,快點點進去看!):頭、手、腳、眼珠子等各式洋娃娃零件,五顏六色古早味的珠珠項鏈、手鏈、別針、耳環,各種字體的刻版印刷字模,筆記本、便條紙、藥罐、鐵盒、餐具、甚至是衣服,整個五花八門到有些東西我根本不知道是什麼鬼玩意兒,東西實在太多太有趣,每次去都狠仔細地深怕不小心錯過了什麼,這裡的東西不是仿古,而是幾十年前工廠庫存沒有上市的真舊貨! 喜歡撿破爛的人一定會愛死這裡。注意! 這些破銅爛Tombées du Camion鐵的價錢可不便宜哦! 本想往路的另一頭走去Montmartre墓園拜訪我的朋友們: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寫迷幻音樂的法國浪漫派作曲家白遼士Hector Berlioz、康康舞的作曲家奧芬巴哈Jacques Offenbach、筆下的芭蕾舞女孩們總是讓我很迷戀的竇加Edgar Degas、自然主義(naturalism)作家左拉Émile Zola 、寫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的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我的第一部法國新浪潮電影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的導演楚浮François Truffaut,但整個長的散步我已經累到了,還是改天在去探望他們吧!


l'Epicerie du Terroir走回Rue Lepic,這條蒙馬特人的民生大街上滿是花店、魚店、肉店、起士店、麵包店、蔬菜水果店,而我每次都會忍不住地走進去的是NO.26 l'Epicerie du Terroir,店裡的食品應有盡有:酒、肉醬、鵝肝醬、魚子醬、手工果醬、各種糖果餅乾們,老闆好笑又豪邁,東西選Nougat擇狠多品質好價錢又合理,是適合買食物回去當等路的地方,今天也不小心走進去買了一塊野莓(Fruit de Bois)口味的Nougat,其實就是牛軋糖:法國人在十字軍東征時,從東方帶回的戰利品(Nougat是模仿廣東話牛軋糖的發音),在法國御廚創意性變化之下有了現在多種口味的Nougat,和臺灣的牛軋糖口感和味道都不大一樣。


Café des Deux MoulinsNO.15是Amélie工作的咖啡店Café des Deux Moulins,一家普通的巴黎街角咖啡店因為電影而聲名大噪,我想店裡有一半以上的觀光客都是因為Amélie而來朝聖的吧,假日生意好到人都會溢出來,聽說店家很有良心的地沒有因此抬高價錢,但這家咖啡店實在不是我的那杯茶。走出Rue Lepic來到Place Blanche就看到Paul Villefroy-Moulin Rouge還沒天黑已經點燈準備開始營業的Moulin Rouge:上演著原本只是藍領階級工人間喧鬧舞蹈的康康舞(Cancan),因為Toulouse-Lautrec以誇張大膽極具特色的風格為歌舞廳作了一系列海報而大有知名度的不高級狂歡娛樂場所,現在竟然是一場Show要99€的觀光景點,我不知道紅磨坊會不會帶我回到那個絢麗奢華縱慾享樂的年代,但我沒有99€,就從紅磨坊旁的地鐵站Blanche坐車回家吧,結束這趟累炸了的散步。

Montmartre I

 

Utrillo-Le Moulin de la Galette à Montmartre  Utrillo-Le Lapin Agile Utrillo-Eglise Saint-Pierre  Utrillo-Rue du Mont-Cenis

最早認識的蒙馬特是在邱妙津的書裡,事隔多年我已經無法清楚記得書中蒙馬特的樣子,卻還依舊隱約感覺到蒙馬特遺書裡我一次只能閱讀兩三頁就得收手無法承受的痛苦;在印象派的畫裡我又遇見了蒙馬特,然而比起Renoir磨坊裡的熱鬧喧囂,Urtillo蒙馬特小巷弄小角落裡寂靜朦朧充滿詩意的mélancolie更讓人著迷;然後,巴黎北邊這個像城市外的小鎮般自成一格的小小山丘因為Amélie Poulain而充滿了燦爛的色彩(我也喜歡像小Amélie這樣吃覆盆子,但當左手戴滿了覆盆子,要再戴右手有技術性上的困難度),艾蜜莉的異想世界(Le Fabuleux Amélie Poulain-FramboiseDestin d'Amélie Poulain)是我進了法文系以後看的第一部法文電影,它在我心中的位置就像我的第一本法文小小說小王子(Le Petit Prince)一樣,它不只是一部電影,而是對世界的另一種注目,是奇異的幸福感覺。因為對於Montmartre種種不同的記憶與迷戀,形成了這趟繞來繞去爬上爬下心想一網打盡的貪心散步,就在一個充滿陽光的早晨出發去蒙馬特探險。
##ReadMore##

Utrillo-Passage Cottin上蒙馬特小山最快最懶的途徑是從地鐵Anvers站出來,走過滿是便宜成衣、廉價紀念品店的小路Rue de Steinkerque,馬上就可以看到聖心堂(Sacré-Cœur)矗立在廣場的上端,如果連爬上廣場都嫌累,旁邊還有纜車Funiculaire,用地鐵票就可以直接坐到聖心堂面前。而我喜歡的出發地點是Château-Rouge站,好像坐著地鐵就來到非洲一樣,熱鬧的非洲市場Marché Dejean裡什麼都有:特大Size非洲蔬菜水果們,在別的地方都找不到的非洲魚,非洲香料,非洲傳統服飾,非洲藝術家,還有非洲小偷和毒販(不熟悉巴黎的觀光客要狠小心),這裡特殊的顏色、聲音、和氣氛組成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巴黎,但我其實是為了Passage Cottin才選擇從這裡開始的,這是蒙馬特大大小小的階Parc de Turlure-Glycine梯長廊裡我最喜歡的一個,好像時間流逝世代交替都與它無關地保留了Utrillo畫布裡的樣子,走在通往聖心堂的小小階梯,我總喜歡偷偷地窺視那些我所嚮往著有大樹綠蔭藤枝蔓佈庭院的房子裡究竟住著什麼幸福的人。爬上階梯後會遇到小公園Parc de Turlure:現在正是攀滿花架盛開著一串串小白花隨風搖曳香味四溢的季節,在樹蔭下寫生的老爺爺告訴我那是Glycine(中文是紫藤,大部分的品種是紫色的),這裡是巴黎人做日光浴的秘密地點,是我最喜歡觀賞聖心堂的角落,躺在草地上的悠閑,小孩子玩水嬉戲的愜意,悄悄地享用著對於聖心堂另一邊的喧囂完全無動于衷的靜蔽小角落。




Basilique du Sacré-Cœur

Sacré-Cœur1870年普法戰爭時法國慘敗巴黎被包圍,有兩個信奉天主教的商人發願如果法國可以順利脫險就建教堂獻給耶穌的聖心;也是對巴黎公社(La Commune de Paris)犧牲者的補償和安定人心:由拿破崙三世挑起卻是法軍慘敗的普法戰爭讓工人階級和下層中產階級對於法國政府的不滿情緒愈發高漲,於是以巴黎自治為目標組織了巴黎公社,在蒙馬特發生了巴黎公社的第一次暴動,而聖心堂的位置是他們最後撤退的地點,有許多在原本是石膏坑道的地下迴廊裡的起義分子,因為法國皇家凡爾賽軍隊在入口引爆炸藥而全數喪生,永遠被埋葬在我們Vue de Paris現在看到的白色巨人底下, 但這些痛苦的往事已和現在遊客眼中的聖心堂毫不相干,聖心堂會不會不屑人們的遺忘和無知,還是其實很高興沉重的歷史包袱沒有阻礙它成為巴黎的觀光地標。但撇開這些不說,比起巴黎到處都是的哥德式教堂,聖心堂的建築是真的很有風格地討喜,在1914年完工的巴黎最後一座大教堂在滿是幾百歲古蹟的巴黎簡直可以算是現代建築,它結合了Van Gogh-Vue de Paris古羅馬與拜占庭式建築的特色,有著三座可愛的圓頂,從大門左側的小樓梯下去地穴裡(La Crypte Voûtée)有小圓梯通往圓頂尖塔(Le Dôme OvoÏde),是除了La Tour Eiffel艾菲爾鐵塔和醜巴巴摩天大樓Tour  Montparnasse之外巴黎最高的地方,聖心堂的內部圓頂有號稱世界上最大的馬賽克之一的基督聖像( La Grande MosaÏque du CSquare Willettehrist),聖心堂還有一個狠厲害的地方是據說它是由某種叫石灰華的岩石所建成的,下雨的時候會滲出白色的碳酸鈣,讓聖心堂在風化污染之下還是一直保持它白教堂的外觀,但是背後的牆明明就有變黑啊,是沒人去看的地方就偷工減料嗎。在聖心堂前鳥瞰無盡的巴黎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灰灰白白不怎麼厲害的樣子,地面上的巴黎明明就是個花花城市啊,我猜Van Square Willette-NinoGogh心裡也是這樣疑惑著。從聖心堂前的廣場Square Willette繞著圈圈輕快小跑步下來,因為心裡想著跟著箭頭跑的Nino,Yann Tierson奇幻迷人的音樂在耳邊響起,一路來到旋轉木馬前,聖心堂的神聖和夢幻童話奇異對比又美好萬分的組合。


Halle Saint-Pierre

Halle Saint-Pierre下了廣場先左轉到2, rue Ronsard,這座長得像帳篷一樣的大型建築物是巴黎唯一一個素人藝術中心:Musée d'Art Naïf - Max Fourny,素人藝術Art Naïf是十九世紀初產生的小小畫派,指那些沒有經過專業學院訓練,也不追隨當時的前衛藝術潮流印象派的藝術家創作,簡單的主題、生動的色DSC02216彩,和不受學院規則局限的不按牌理出牌讓素人藝術像孩子一樣天真無邪,其中最有名,P狠喜歡的是法國的Henri  Rousseau,我則偏愛保加利亞當代畫家Radi Nedelchev 的天真可愛風格。館裡有相當與眾不同的冷門藝術展覽,門票7€有點小貴,吧臺的Laurent告訴我參觀者其實不多,但就算不看展覽這裡也是相當好玩的地方:藝術書店很具原創性,我喜歡去那裡挖寶,會不定期介紹各種作品和書籍的藝廊是免費參觀的,還有每張桌子各自有著塗鴉拼貼風格的咖啡店,在灑著陽光的高挑藝術空間喝杯便宜的咖啡加上大大一份甜派,就賴著一整個下午是非常舒適悠閑的享受。

Radi Nedelchev-Rodopa MountainsHenri  Rousseau-Dream


Tissus Reine-Boutons在Halle Saint- Pierre旁邊有幾家像百貨公司一樣大的便宜布店(1公尺的布1€就可以買到),不是特別便宜但是品質最好的是Tissus Reine(3, Place Saint-Pierre),各式各樣的花花布看得我心花怒放,但最好是我有這麼賢惠會自己做衣服而打消亂花錢的念頭,不過一整牆的紐扣們實在太誘人,我忍不住選了幾顆給我可愛的大衣。



接著往回走到有著可愛燈泡球的La case de cousin paul(6, Rue Tardieu),一間任何一個小女生看了都會開心大叫的小La case de cousin paul店,店裡是滿坑滿谷的五顏六色小圓棉球,裝上小燈泡後散發著迷人的溫暖光芒,可以任挑20、35、50顆一組的選擇非常困難,兩色的極簡組合狠高雅,可是粉色系又好繽紛好可愛,到底要配那些顏色,真傷腦筋,狠正的店員一邊跟我閒聊,一邊耐心地跟我解釋坐了飛機回家後為了旅行壓成碗狀的小圓球要怎麼用筷子恢復原狀,還放了Émilie Simon那張爬滿了小瓢蟲的專輯,要我別著急慢慢挑,Volià! 這藍就是我的夢幻小球們。


La Boutique des Anges繼續沿著Rue Yvonne Le Tac走,會遇到被天使們占領的小店La Boutique des Anges,小小的店裡擠了滿滿五花八門的東西:從明信片、耳環、項墜、手錶、別針、零錢包等小玩意到桌燈、掛飾、鬧鐘、相框、海報、油畫等家飾全都是以天使為主題的,我想就連天堂裡都不會有這麼多天使吧,這些天使的主人從小就是超級天使迷,開這間天使專賣店就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走進去看看吧,讓天使們幸福地圍繞著你,店裡的女主人也會像天使一樣親切地招呼你的。

Saint-Denis這條路上的教堂La chapelle du Martyre是傳說中巴黎歷史上具有重大宗教意義的舊址:西元250年,巴黎的殉道者Saint-Denis因為宣揚耶穌教義在這裡被羅馬人砍頭,Montmartre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就是殉道者的小山(le mont du martyre),但他不服死地撿起頭洗乾凈,然後抱著他的頭一路繼續傳道到巴黎北邊八公里遠的Saint-Denis,路上的人非但沒被他嚇死還聽了他的話成為天主教徒,而Saint-Denis也成了巴黎第一個主教,他是巴黎教徒心目中的大聖人,很多教堂都看得到他抱著頭的雕像。

 

Métro Abbesses 走到路的盡頭就是熱鬧迷人的小廣場Place des Abbesses,第一個注意到的就是之前散步遇到過的Hector Guimard原創的巴黎唯二新藝術地鐵站,地鐵站的四支腳像是從地上長出來的小樹一樣充滿分支地撐住頂上的天棚,它就這樣融入了周圍的樹木群們,Abbesses站位於小山上所以距離地底下的地鐵車非常地遠,我第一次到Abbesses的時候不懂事,看到電梯也完全不理會地以為走樓梯會比較快(通常是如此,因為地鐵站裡的電梯非常慢),沒想到一圈又一圈的樓梯走得我氣喘吁吁還到不了盡頭,但是但是! 一整條樓梯上的牆壁都是美好的畫作,就像是個在樓梯間裡的美術館:)Abbesses Stairs  Abbesses Stairs 



Au Levain d'AntanAbbesses廣場有兩家不同特色風格,價格都狠實在的好吃麵包糕點店。Au Levain d'Antan( 6, Rue des Abbesses):門口寫著他們的麵包都是自己店裡手工烘培製作的,還曾經得到巴黎最厲害棍子麵包(baguette)競賽的第三名,但這裡最吸引人的是各種獨家發明別的地方找不到的巧克力點心們,選擇太多,看起來又太可口,我相信所有的嗜巧克力者都會像我一樣很苦惱不知道該挑哪一個好。招牌Abbesses是巧克力模子裡放著加了橘子皮的綿軟巧克力奶餡,再頂上一層松露巧克力,雖然整個都是巧克力但各個口感和甜、苦味不同,是很有層次感的濃郁巧克力點心,嘴巴裡滿是巧克力的香味最幸福了!但是如果不是對巧克力重度迷戀可能會覺得太膩;那就試試寫著我愛你(Je t'aime)的巧克力愛心,巧克力脆皮裡包著綿密的香草蛋糕和狠多的香滑香草慕斯,還有Je t'aime  Abbesses酸酸甜甜的酒釀櫻桃藏在裡頭,簡直就是浪漫甜蜜得過分,這兩個是陪我奔波了一整天累壞了的Abbesses和Je t'aime 。


Le Coquelicot 充滿生氣的廣場旁,陽光下露天的木製桌椅,一朵朵盛開的罌粟花,烤爐裡散發出像小時候奶奶烤麵包時的美妙香味,傳統的麵包點心們整齊地排列在藤籃和玻璃櫥櫃裡,等著被大大地咬一口時傳遞幸福的美好滋味,幻想著如果我也有一家自己的麵包店就要像Coquelicot (24, Rue des Abbesses)這般甜美,但要享受這樣的氣氛就得多掏點錢,所以我這貪吃的窮鬼總是外帶到旁邊悠閑的小公園裡一邊看著小孩兒們玩耍一邊慢慢享用,店裡麵包的總類非常多,尤其有許多別家麵包店裡不常見的酥脆餠皮類點心,咬一口又香又酥的外餅皮小碎屑們紛紛掉落,內陷麵包鬆軟有彈性,會變胖的提醒已經被大Kouing Aman大的美好感受整個擠到腦子外面去了,我現在一邊寫一邊想著我前幾天天吃的Kouing Aman(Bretagne布列塔尼省特有的奶油麵包,用麵粉、蛋、糖和奶油等簡單材料做出像天堂食物般的感人美味),一邊嘴里不斷分泌著口水,真想現在就馬上衝到遙遠的蒙馬特去Le Coquelicot買兩個回來。(饞)


我享用麵包的Square Jean-Rictus是個平凡的居家小公園,爺爺奶奶帶著小孩來玩耍,年輕的小情侶們兩小無猜地談著小戀愛,綠樹成蔭簡單而又美好。這裡有著一道我愛你牆Le mur des je t'aime,用311種語言寫著上千個我愛你,這不是個照照相就算了的觀光景點:在蒙馬特的鋼琴小酒吧嶄露頭角的音樂人Frédéric Baron夢想著一趟愛的世界旅行,他在巴黎這個有著許多不同民族匯集的城市裡,挨家挨戶地請人家為他寫下自己母Le mur des je t'aime語的我愛你,之後找來對東方文字中國書法頗有研究的Claire Kito一筆一劃地寫在這面牆上,他們的創作理念是用心表達出我愛你這句話的真正涵義,希望這面牆可以作為被國界分割而充滿著戰亂的世界裡的一個連接,一個和解,一面倒映反思著Love and Peace的鏡子。我並沒有懷抱著什麼世界大同的偉大抱負,我明白我們生存的世界是由太多的不同所組成,因而有衝突有對立,但這些不同也相對著摩擦出各種燦爛的色彩,繽紛了這個世界,但就像聽到John Lennon唱著Give Peace A Chance會忍不住泛紅眼眶一樣,這些身為世界小小一分子而盡最大努力的作為總是讓我過分矯情地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