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 de la Madeleine就是巴黎第一大希臘神殿式大教堂La Madeleine周圍的廣場:Napoléon拿破崙在一連串的偉大戰役後,為紀念凱旋勝利的法軍光榮於是開始建造這座壯觀的紀念堂,在1816年由Louis XVIII 改做教堂,正面的三角型牆浮雕裡描繪著最後的審判,入門口銅門上有聖經十戒浮雕,內部沒有任何彩繪玻璃,唯一的光源是來自三個小圓頂的自然採光,整個唯美,但沒有陽光就陰森得像異教教堂,繞著教堂走一圈,巴黎的高級食物們都在這裡:
26, Place de la Madeleine
Auguste Fauchon最初只是Madeleine教堂旁的蔬果零售商,1886在這裡開了他的第一家小店,一百多年後的今天Fauchon幾乎已經成為法國精緻時尚美食的代名詞,在全世界三十三個國家有六百五十家分店,一年有嚇死人的十六億歐元銷售額。雖然大家總是說著Fauchon的食物有多麼厲害,魚子醬如何地美味細膩,鵝肝醬又怎麼地滋味豐富、綿密柔軟入口即化,還有色彩繽紛的甜點們更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等等,但我就是沒辦法打從內心地喜歡這樣財大氣粗,假裝非常時尚而感覺冰冷的店,賣食物的地方還是要溫暖一點好。
HEDIARD
21, Place de la Madeleine
1854年Ferdinand Hediard創立了這家專賣來自世界各地奇珍異果的高級雜貨店,在當時是唯一一個能供應這麼多種類的稀奇外國貨食品商,所以成為王公貴族、社會名流喜歡光顧的地方。食物的種類繁多,每樣都是嚴選食材和百年的家族配方:茶葉來自亞洲各個頂尖產地的茶園,加上傳統的手工藝調製獨家的水果花香入味,果醬採用悉心挑選的當季水果,新鮮天然,果粒完整,還有老師傅手工製做滋味濃郁口感獨特的水果軟糖(pâtes de fruits)、香滑的杏仁糖、糖漬水果、包覆著普羅旺斯杏仁果核的巧克力、好幾布袋的咖啡豆、各式各樣的香料等等,就是個我進去就不想走出來的地方,真希望這是我家的儲藏室。
##ReadMore##
24, Rue Vignon
在Madeleine教堂右後方的小巷子裡,藏著一間從1989年營業至今的蜂蜜專賣店,走進店裡就會覺得自己被團團的蜂蜜香甜味包圍住了,這裡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家養的小蜜蜂們採來的蜂蜜所做成的蜂蜜製品,有超過50種風味的蜂蜜和各式各樣的蜂蜜周邊產品們,有這麼多的種類當然要試吃看看才知道自己喜歡哪一種,店員會依照你的喜好和用途幫你推薦質地、香氣、味道不同的蜂蜜,你可以一罐一罐地試吃,我吃得整個下午都覺得自己像隻剛採完花蜜的蜜蜂,蜂蜜的香味一直停留在我的嘴裡。我最後選了橙花蜂蜜,(我問:為什麼吃起來沒有柳橙的味道呢? 店員:因為蜜蜂是去花裡採蜜,不是水果裡啊! 我整個耍了個笨, 店員補充:但是你仔細聞會有淡淡的柳橙果香喔!) 橙花蜂蜜口感溫和,質地黏稠,很適合加進熱牛奶裡,或塗在棍子麵包baguette還是Poilâne麵包上。這裡是我的橙花蜂蜜,以及裹著酥薄蜂蜜糖漿內餡夾著香甜橙醬的蜂蜜小圓蛋糕(Nonnette Fourrée à l'Orange), 是個看起來低調平凡,香濃的味道卻非常讓人驚艷的小點心,還有佐著水果酸味的蜂蜜棒棒糖滋味也相當美妙,一包10入才2歐,非常適合像我這樣嗜甜食的窮鬼,再加上幾顆店員送給我的各種蜂蜜調味的糖果們,La Maison du Miel不同於前兩家貴族食品店,是經濟實惠口味扎實的好地方,店員又非常專業親切,我狠喜愛。
繞完一圈Madeleine廣場,如果你還是沒買夠,別擔心,走到Madeleine教堂正前方的Rue Royale,這條連接Madeleine廣場和Concord協和廣場的短短小路上,就有兩家傳說中觀光客一定要去朝聖的巴黎老字號總店:
Ladurée
這家店就從1862年Louis Ernest Ladurée在這裡經營的麵包店開始,二十世紀初期是法國的美好年代,法國舉辦了多次世界博覽會,巴黎逐漸成為現代時尚的大都會,而Ladurée家族則在當時結合了麵包糕點店和咖啡廳的概念創立了這家現今已是百年老店的巴黎第一家甜點茶沙龍(Salon de Thé),他們還有另外一個第一就是把傳統點心改良成現在這個可愛模樣的macaron杏仁小圓餅,macaron們因為Ladurée家族才能成為當今最具巴黎風格的甜點。
Maxim's de Paris
3, Rue Royale
1893年,Maxime Gaillard一個餐廳的服務生開了一家自己的小餐館,因為受到某個名流的喜愛,這個不起眼的Bistro成為上流社會的聚會場所,生意好到讓Maxime Gaillard可以把小餐館改建成新藝術風格的高級餐廳,Jean Cocteau、Marcel Proust 都是座上常客,1980年Pierre Cardin買下Maxim's,富麗堂皇的裝潢,熱鬧的舞臺表演讓這裡成為巴黎的神殿,現在Maxim's不只是間餐廳,還有自己品牌的各種精緻點心,以及可以預約參觀或在裡面的華麗房間吃貴午飯的新藝術博物館和飯店。
Rue Royale是Rue Saint-Honoré和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é交會的地方,所有太多錢沒處花的巴黎觀光客都會到香榭大道 Les Champs-Elyseés撒錢,在George V的Louis Vuitton旗艦店現在就像是大陸人的高級菜市場,但其實巴黎的好野人們都在跟香榭大道平行的Rue Saint-Honoré後段和其延伸的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é前段開著跑車,叼著煙斗,踩著上千歐的高跟鞋購物。逛了這麼多間食物店,今天的散步其實才正要開始。
Faubourg的法文原意是郊區,在十八世紀的巴黎這條路已經是城市的盡頭了,如今卻是所有你認識的不認識的高級名牌、訂做時裝(La Haute Couture)的聚集地。NO.24是1880就在這裡駐腳的Hermès的本店,現在也是Hermès的博物館,你只要闡明你好奇的理由就可以進去博物館參觀,NO.39曾經是拿破侖最喜歡的妹妹Pauline Bonaparte的住所,在拿破侖戰敗以後不得已將它賣給英國國王,從1825年開始這裡成為英國的駐法大使館,NO.55是門口有會請你走到路的另一邊去的衛兵站崗的法國總統府Palais de l'Elyseé,話說因為在幾個世紀以前這一帶只是巴黎的近郊,皇家貴族就在郊區興建他們個人的豪宅別墅甚至宮廷,這一路上的大宅院都是年代久遠的貴族、大臣們的家,而Palais de l'Elyseé就是其中之一,從1718年蓋好以後就一直被賣來賣去,它的主人們非富即貴,拿破侖和路易十五都曾先後經手,直到1870年第三共和成立,這裡才重為政權中心,一直到今天未再改變。接著來到今天這根本就是高級食物散步之旅的最後一個可以揮霍的地方:
101, Rue du Faubourg-Saint-Honoré
1802年創立的Dalloyau是法國巴黎的百年西點老店,由於這裡的蛋糕師傅都是歷任法國國王的御用廚師,因此傳承著最傳統的法式甜點做法,法國每一家糕點店都有賣的歌劇院蛋糕Opéra就是他們創作出來的。Opéra是由巧克力為基底的甜點:巧克力,巧克力奶油醬,咖啡奶油醬,浸了咖啡酒糖漿的巧克力海綿蛋糕,薄薄地疊完一層又一層地搭建起來的,由於形狀正正方方,就像歌劇院內的舞台,而餅面綴上一片金箔,則象徵著巴黎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頂端阿波羅神手上的里拉琴(Lyre) 。我既然都來到了Opéra的聖地當然要買一塊來祭拜我自己,一般巧克力口味的甜點總是開始的時候狠幸福,卻常常晚節不保地以太甜膩結束,而Dalloyau的Opéra絕對香甜不膩,巧克力和咖啡完美的結合,吃完一整塊都還嫌不夠,另外還有五顏六色地在向我招手的macaron也不小心挑了兩個,Dalloyau的macaron討人喜歡的地方在於僅管各種調味食材的香氣味道都很扎實濃郁,但杏仁香還是會在嘴尾悄悄出現,陪伴著一顆顆小小的杏仁粒,是十分誠懇的macaron。
沿著Rue du Faubourg-Saint-Honoré繼續走,會遇到國家攝影中心 (Centre National de la Photographie: 11, Rue de Berryer),展出當代攝影作品,這幾年已經結合其他國家攝影機構轉換展場Jeu de Paume,這座擁有可愛小庭院的別墅曾是Honoré de Balzac的住宅,Balzac終其一生都在努力地工作,但因放蕩不羈的個性也就一直狂揮霍著,他之所以會成為一個多產的作家是多半的原因是為了還債,但也是因為欠了一屁股債,才能親身接觸到高利貸、金融資本家、法院、法警等近代資本主義推手 ,還有在巴黎法學院念書時曾到律師事務所當文書,幾年的見習生活讓他窺見了巴黎社會的種種病態:繁榮景象下的罪惡、資本主義法律的虛偽等等,為後來的創作積累大量素材,因此能創造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寫出描繪真實社會的《人間喜劇》 (Comédie Humaine),最後因為工作過度積勞成疾而血管破裂在這裡暴斃死亡。在院子裡遇到兩株盛開的櫻花樹,在落英繽紛的樹下品嘗我剛剛買的戰利品們,巴黎的春天午後正是如此愜意,兩個在庭院裡玩耍的小孩推著小嬰兒車跑過來撿拾地上的櫻花,哥哥說是之後要把櫻花 撒在妹妹頭上,預告了一場即將落下的櫻花雨。
在走到Place des Ternes,也就是Rue du Faubourg-Saint-Honoré的盡頭之前(已經很累了,走完這條全長2,070公尺的路),先轉到旁邊的小路Rue Daru,將會有巴黎建築物堆中的小驚喜一枚Cathédrale Saint-Alexandre-Nevski de Paris,金碧輝煌的法國第一座俄羅斯東正教(orthodoxe)教堂。
在Place des Ternes右轉到Boulevard de Courcelles,幾步路就來到Parc Monceau,這座十八世紀時Chartres公爵以世界景觀為概念所建的英式花園,雖然占地不大,但狠有尊貴的皇室氣息,園子裡有埃及金字塔、荷蘭風車、羅馬神殿、中國小寶塔等等各國的代表建築,也有歐風小玫瑰園和Guy de Maupassant、Frédéric Chopin等藝術家的雕像,這些結合讓公園獨具一番風貌,是凱旋門l'Arc de Triomphe和香榭大道Les Champs-Elyseés車水馬龍的市中心裡一片清新的小綠地,剛好碰上了小學生剛剛下課的時間,小鬼們一邊吃著手上的餅干麵包,一邊在草地上追趕亂叫,朝氣簡直都要溢出了公園的外牆。1876-1878 Claude Monet 以這個公園為主題完成了三幅美好的作品。
從Rue Rembrandt的出口離開公園,有另外一個建築融合的驚喜在等著,中國傳統建築就這麼崁在這些巴黎二十世紀的房子裡,感覺非常奇妙,好像把難以想象的水果入菜烹飪,味道卻非但不突兀反而還提升了無法預期的風味。這間紅樓屬於盧吳古玩公司,老闆盧芹齋是個把中國文物推介到西方世界的祖師爺級中國古董商,在歐洲的繁榮時期,東方熱成為一種時髦的二十世紀初,他靠著古董生意的豐厚利潤賺進大把銀兩,1926年,身在異鄉的老翁思鄉之情與日俱增,決定在巴黎造一間完全中國式的房子,這事的難度非常,由於巴黎的市政規劃非常嚴格,尤其這裡有著許多歷史文物價值樓房的第八區,建築風格、外觀至為重要,決不允許有違規的例子,他老人家也不知花了多少錢,動用了何種神通,巴黎市政府又是如何靈活運轉的,最後他買下一個舊旅館,完全拆除,建了這個風格特異的中式樓房,幾年前巴黎市政府在清點舊建築時,正式把這座樓列為文物遺產,就是只能維修永久不能拆除的建築物,這棟正宗的中國建築將一直存在著,在這個巴黎的轉角。
在結束這趟散步之前如果還有力氣,沿著Rue de Courcelles下坡走一會兒,Boulevard Haussmann右轉,今天散步的終點:
158, Boulevard Haussmann
繼承銀行家父親巨額產業的Edouard André,於1875年蓋了這棟高雅豪華的別墅來放置他收藏的藝術作品們,後來他和藝術家Nélie Jacquemart結婚,夫妻倆每年都到義大利旅遊,探訪搜集藝術珍品,於是擁有許多義大利文藝復興名家作品,Botticelli、Umcello、Bellini、Canaletto等,還有荷蘭畫派大師Rembrandt以及Van Dyck,跟十八世紀法蘭西學院名畫家Fragonard、Chardin和Boucher們的名畫,除此之外也有Edouard去世之後Nélie擴大收藏的中國及日本藝術品,為了完成先生的遺願,1913年Nélie把私人收藏改為供人參觀的藝術博物館Jacqmart-André,雖然館內收藏品的數量無法和大博物館相比,但是呈現在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花園與豪宅中的美好華麗,仿佛進入貴族風華時代的遙想,都讓人茫茫然地心醉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